四川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新生办法

日期:2016/6/29 10:57:36 | 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分享到:

第五章  主要规定

第十一条  考生误填报未参加专业考试或专业成绩未上线的学校及专业,其志愿无效,责任由考生自负。其志愿以各市(州)招考办按规定时间上报的考生志愿信息库为准。

第十  对只填报了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本科批次志愿未被录取同时又兼报了普通高校非艺术体育类专业志愿的考生,在艺术、体育院校本科批次录取结束后,将其档案转调到普通类招生系列;在专科批次录取结束后将兼报了普通高校非艺术体育类专业专科志愿的考生档案转调到普通类招生系列,参加普通类相应批次的录取,执行普通类录取新生办法和规定。

第十  对有残疾(病情不继续恶化),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的学习及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思想政治品德、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成绩相当的情况下,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不得仅因残疾原因而不录取。

第十  对不符合招生条件或因其它原因和差错而误录的考生,应取消其录取或入学资格。

第十  对违反国家或省招生规定被取消报名、考试资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第十  已录取的考生不得退档换录。

第十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普通高等学校不予录取: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情节严重的;

2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第十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享受录取照顾政策:

1.退役军人、残疾军人、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的子女,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优先录取。

现役军人的子女报考军队、武警院校和普通高校国防生,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优先录取。

2.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3.烈士子女加20分。

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

5201511日之前已取得下列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加5分:

1)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在规定级别的运动会中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达到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并参加省组织的统一测试(具体要求和办法另文规定)达到相应标准的考生。加分的运动项目限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省教育厅表彰的省级优秀学生;

3)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考生;

4)获得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称号、市(州)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称号、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英雄”的考生;

5)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其他突出事迹,经省录取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同意给予加分的考生。

符合以上第2至第5条规定的考生,加分后达到学校调档分数线的,向学校投档,供学校审录。

6.下列考生,文考成绩加分后达到学校调档分数线的,向学校投档,由学校决定录取与否和录取的专业

1)三州十七县、两区(名单见附件2)的少数民族考生加35分,汉族考生加20分。

2)攀枝花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汉族考生加10分。

3)其他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我省地方属院校录取时加5分,其它院校录取时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加分分值超出20分的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省内高校在川招生。省外高校在川招生时,若学校认可我省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则按我省政策加分投档,由学校根据其录取规则决定是否录取;若学校明确认可的加分分值上限为20分,则投档时按学校要求执行。请招生学校充分考虑四川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从促进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建设发展的政治高度,给予理解和支持。

符合多项照顾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分值最高的一项,不累加。

符合上述政策照顾条件的考生,由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向社会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能享受相关项目照顾政策。

第十九条  对每个批次未完成计划的学校,将采取公开征集同批线上未录取考生志愿的办法为学校补投档案。艺术类本、专科第三志愿及征集志愿均设置五个顺序志愿,在投档时按投档模式从高分到低分,根据考生自然顺序志愿从前到后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列入该校的投档名单。当计算机检索完所有未满额的学校后,一次性以11比例投档供学校审录(含调档线同分考生和投档模式为全投的专业)。体育类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5个院校志愿,按第三条规定的平行投档办法投档。

关于省属学校免费师范生第二志愿及征集志愿的平行投档办法:

1体育类:在符合基本投档条件的前提下(即政审和体检合格,文化、专业成绩均上线,文化成绩达到学校提出的高于省控线的要求等),依据专业成绩排序确定考生的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予以投档。在对考生位次排序时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单科顺序及单科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文化统考的语文成绩、外语成绩。

2美术与设计类、音乐学类:在符合基本投档条件的前提下(即政审和体检合格,文化、专业成绩均上线,文化成绩达到学校提出的高于省控线的要求等),依据投档成绩(根据投档模式可能为专业总分、文化总分或折算分,含照顾加分)排序确定考生的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予以投档。在对考生位次排序时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如下项目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专业总分、文化总分(含加分)、外语、语文、数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