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地召开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

日期:2025/5/26 16:55:31 | 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分享到:

成都市:会议要求,一要落实责任,全力保障“两考”平稳有序。坚决扛起责任,跳出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不断完善考试安全责任链,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二要紧密配合,合力筑牢考试安全防线。针对今年新情况及重点环节,各有关部门务必协同作战,切实履职尽责。三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考试氛围。各地、各部门须掌握考试招生宣传工作主动权,增强主流声音的影响力,及时督促学校严格遵守考试招生宣传纪律,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自贡市:会议强调,一要高度重视,站在不同角度做好备考工作,实现“平安高考”。二要强化手机管理,严格实施“六位一体”防高科技作弊。三要强化听力考试管理,坚持相关原则并抓好重点工作。四要加强“第三天四堂考试”管理,坚持独立原则。五要严格纪律管理,加强法纪教育。攀枝花市:会议强调,一要强化风险意识,深刻把握考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充分认识改革交织叠加、考试组织管理、防范考试作弊、涉考舆论环境、内部管理等方面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做好万全准备,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考试工作安全顺利。二要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各项举措落地落实。切实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全面抓实考试组织管理,从严整肃考风考纪,强化考试综合环境治理,用心优化考试服务,加强舆论监测引导,确保实现“平安考试”。三要凝聚工作合力,确保新高考“首考”平安顺利。健全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强化部门协同推进,落实考试保障措施,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2025年新高考“首考”安全、平稳、顺利。泸州市:会议指出,高考是事关国计民生、考生前途命运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全局意义的大事,2025年是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落地之年,高考组织保障和安全工作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会议强调,一要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问题整改,抓紧抓实高考各项工作,全力确保高考综合改革首考平稳落地。二要聚焦重点任务,规范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优化考试环境,以最实举措筑牢安全防线。三要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履行工作职责、增强服务意识,紧紧围绕“三无、三稳、三确保”工作目标,全力做好高考组织保障工作,全力以赴为高考保驾护航。绵阳市:会议指出,确保新高考“首考”平安顺利,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红线。会议要求,一要充分认识新高考“首考”的重大意义,增强保障新高考“首考”安全的责任感。二要清醒看到新高考“首考”的严峻形势,找准保障新高考“首考”安全的着力点。三要紧密配合精准施策,织密织牢全力保障新高考“首考”安全的防护网。会议强调,各相关单位、招考机构、考点学校要坚决扛起考试安全主体责任,抓实抓细备考工作;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招考机构、中学要主动协同各成员单位突出重点领域排查治理,确保考前“零隐患”;要及时准确发布考试招生相关信息,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坚持以考生为本,持续优化考生服务保障,为考生创造公平、安全、温馨的考试环境。乐山市:会议指出,2025年是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落地的“首考”之年,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责任感,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坚决不能出丝毫差错,务必做到程序上严丝合缝、操作上规范有序、组织上有条不紊。会议强调,一要强化隐患排查整改;二要强化考试组织管理;三要强化考风考纪治理;四要强化应急处置准备;五要强化考生服务举措;六要强化舆论监测引导。会议要求,一要全面深化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扛起首考担当。二要织密考试安全防线,以更严举措守牢公平底线。三要坚持以“考生为本”,优化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营造温馨护考氛围,以更暖服务护航“平安考试”,确保2025年高考安全、平稳、顺利。宜宾市:会议指出,全市近年来坚持“管理固本、科技赋能、协同聚力”,切实加强高考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在考试工作人员库建设、标准化考点设备升级改造、信息数据安全防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相关创新举措在全省交流推广。会议要求,一要坚持思想“零懈怠”,切实增强推进新高考首考平稳落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标准规范考务操作。二要坚持工作“零差错”,主动作为、协同配合,以更严要求筑牢安全防线。三要坚持服务“零距离”,切实保障全体考生和涉考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更实举措营造良好氛围。四要坚持责任“零缺位”,强化督查问责,以“一失万无”的警醒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以更强担当推动工作落实。广安市:会议要求,一要扛牢高考安全工作政治责任。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组织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各地、各部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认识当前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高考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落实落细“平安高考”措施要求。组考备考是确保高考顺利进行的重中之重,要切实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对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实抓细工作统筹、考务培训、安全保密、考风考纪、设备维护、考生服务等各项任务。三要凝聚高考安全工作强大合力。各地、各部门要协同联动形成合力,主动履职尽责,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会议强调,各相关单位务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务实有效的作风,扎实做好高考安全工作,确保全市新高考首考安全平稳。巴中市:会议要求,一要准确把握今年高考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跳出惯性思维,克服路径依赖,盯紧考前、考试期间、考后每个环节,盯紧安全、保密、考试环境等每个细节,盯紧人防、物防、技防等每项措施要求,优化防范举措,健全工作机制,以底线思维和最严标准合力确保高考安全平稳。二要强化涉考工作人员选拔、培训、考核,加强警示教育,严明考风考纪,增强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三要加强人文关怀,强化治安交通、医疗保障、食品卫生、噪声治理、心理辅导等服务保障,加强新高考政策宣传和志愿填报培训指导。四要完善保考方案,落实针对性工作预案,全方位做好应急准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回应社会关切。雅安市:会议强调,一要深化认识强担当,扛牢“平安高考”政治责任。切实增强做好“新高考”首考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对高考安全工作的政治性、敏感性,把握“新高考”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坚决扛牢高考政治责任,全力保障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确保“新高考”首考万无一失。二要压实责任抓细节,坚守“公平高考”安全底线。聚焦考试关键环节,紧盯考前、考试期间、考后重要时间节点,牢牢守住试题试卷安全保密底线,从严织密“六位一体”防护体系,切实提高考试管理保障能力,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以更严的措施、更硬的手段,全力确保高考安全平稳有序实施。三要联动协同聚合力,营造“温馨高考”良好氛围。加强协同配合,对试卷安全进行全流程、全覆盖管控,做好高考期间校园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及考场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强化正面宣传,及时做好权威发布和政策解读,广泛开展考试诚信教育和警示教育,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持以考生为本,优化考生服务,落实关心关爱措施,为考生营造良好考试环境。资阳市:会议强调,一要抓实试卷安全工作。教体、保密、公安等部门务必密切配合、精心规划,切实加强保密人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试卷保密值守制度,确保试卷绝对安全。二要抓实综合治理工作。市、县(区)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职尽责,开展涉考“八大”专项行动,净化涉考网络环境,严厉打击涉及虚假宣传、组织或参与考试作弊、干扰破坏考试招生秩序等违规违法行为。三要抓实考试组织管理。各县(区)做好人力、财力、物力保障,进一步完善防范高科技作弊的工作措施,配齐配足“5G信号屏蔽仪”“智能安检门”等防作弊设施,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考务培训,坚决守住“手机带不进”“外语听力考试无差错”工作底线,坚决防止出现“打错铃”“发错卷”等低级错误发生。四要抓实风险隐患排查。聚焦试题试卷安全、施考安全、考生安全和信息安全,对辖区内考点及周边环境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大排查,做到“应查尽查”。对排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建设不到位的情况,限期整改,确保高考综合改革首考平稳顺利。五要抓实宣传引导工作。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开展诚信教育,做好志愿填报指导工作,坚决防止出现大规模负面舆情。凉山州:会议强调,一要强化考风考纪治理。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确保“智能安检门”全升级、无线电信号全屏蔽、手机不得带入考点全落实、考务工作人员线上考核全达标,积极落实降低考点内手机信号频率和限制手机网络自动优化,坚决防范手机作弊。二要完善应急预案。各地结合实际,针对考试期间可能发生的地震、暴雨、冰雹等突发自然灾害,完善应急预案并做好模拟演练;抓好考点周边地质隐患排查、考试用房及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加强监测,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情况。三要强化舆论监测引导。进一步倡导正确的教育评价观、政绩观,杜绝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导向;严禁以任何方式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分考生”,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加强舆情处置,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切实提高舆情风险的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实时监测、导控相关舆情和话题,为高考平稳顺利营造良好氛围。会议要求,一要强化政治意识,全面防范高考安全风险隐患。时刻保持政治上清醒,准确把握新高考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防范化解政策改革、新型作弊、自然灾害、网络舆情等一切风险隐患。二要强化责任意识,全面落实高考安全各项举措。加强考务培训,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纪律严明的考务人员队伍;提前制定极端天气、自然灾害、设备故障、舆情突发等方面的应急预案,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确保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处置。三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考前,发布温馨提示,让所有考生准确掌握新高考规则及流程;做好心理疏导、为残疾和特殊群体考生制定“一人一策”便利方案;科学规划试卷和教师通道,合理设置考生候考区,为考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四要强化联动意识,全面凝聚高考安全强大合力。建立“清单式+责任制”体系链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动机制,形成“一盘棋”保考护考工作思路,确保全州高考工作顺利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