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尖子生加分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试行)

日期:2017/6/7 11:54:02 | 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分享到:


羽毛球

一、测试项目及分值

(一)前后左右移动 20分)

(二)击打高远球 30分)

(三)击打高远球动作技评 20分)

(四)实战水平 30分)

二、测试方法与要求

(一)前后左右移动

1、测试方法:测试者站在场地右侧单打底线以外(不持球拍)先进行前后移动,再进行左右移动。

前后移动:听到口令(同时开表)后,直线上网,单手触网顶白线后,直线后退踩底线算一个来回,反复进行5次。第5次上网触网后,后退踩底线同时双脚出单打边线,并接着做5次左右移动。

左右移动:当完成前后移动后采用向左侧移动的步法至场地左侧单打边线处,用持拍手触单打边线,面向网转身,然后用向右侧移动的步法至场地右侧单打边线处,用持拍手触单打边线,为完成一次左右移动。如此反复进行5次。当完成5次触线时停表,计算时间。

2、成绩评定:按所用时间长短评定成绩,满分2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二)击打高远球

1、测试方法:由考评员发后场高远球,测试者站在左(右)场区双打后发球线外,向对方场区划定的得分区域(单打后场线至场内60厘米)击打高远球(10直线、10斜线),计成功次数。

2、成绩评定:满分30分,成功一次计1.5分。

(三)击打高远球技术评定

1、测试方法:从考生技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控制球的能力等分别进行考核。

2、成绩评定:由3名考评员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考生的最后得分,按20分制评分,成绩评定见定性评分表。

(四)实战水平

1、测试方法:每2人一场地,进行单打比赛,比赛采用21分制,一局决出胜负。

2、成绩评定:根据比赛中考生技战术运用能力,3—5名考评员进行考核,评定出考生成绩等级和顺序。满分30分,成绩评定见测试评分表。

三、评分标准:

(一)前后左右移动定量评分表

秒数

分数

秒数

分数

秒数

分数

秒数

分数

36″

20

42″

10

38″

20

44″

10

36″3

19.5

42″3

9.5

38″3

19.5

44″3

9.5

36″6

19

42″6

9

38″6

19

44″6

9

36″9

18.5

42″9

8.5

38″9

18.5

44″9

8.5

37″2

18

43″2

8

39″2

18

45″2

8

37″5

17.5

43″5

7.5

39″5

17.5

45″5

7.5

37″8

17

43″8

7

39″8

17

45″8

7

38″1

16.5

44″1

6.5

40″1

16.5

46″1

6.5

38″4

16

44″4

6

40″4

16

46″4

6

38″7

15.5

44″7

5.5

40″7

15.5

46″7

5.5

39″

15

45″

5

41″

15

47″

5

39″3

14.5

45″3

4.5

41″3

14.5

47″3

4.5

39″6

14

45″6

   4

41″6

14

47″6

   4

39″9

13.5

45″9

3.5

41″9

13.5

47″9

3.5

40″2

13

46″2

3

42″2

13

48″2

3

40″5

12.5

46″5

2.5

42″5

12.5

48″5

2.5

40″8

12

46″8

2

42″8

12

48″8

2

41″1

11.5

47″1

1.5

43″1

11.5

49″1

1.5

41″4

11

47″4

1

43″4

11

49″4

1

41″7

10.5

48″

0

43″7

10.5

50″

0

(二)平高球打后场技术定性评分表

分值

内容

20—16

15.9—12

11.9—8.0

7.9—0

技术动作定性评价

1、技术动作正确、规范,发力连贯协调,动作

自然、流畅;

2、脚步移动迅速,重心稳定;

3、动作要领掌握好

1、技术动作比较规范,发力较为连贯协调,动作自然、流畅;

2、脚步移动较为迅速,重心稳定;

3、动作要领掌握好

1、技术动作基本规范,发力基本连贯协调,动作较为僵硬;

2、脚步移动较慢;

3、动作要领掌握情况一般

1、技术动作错误,发力连贯性差,动作僵硬;

2、脚步移动慢,重心不稳定;

动作要领掌握情况差

(三)实战水平定性测试内容评分表

比赛成绩

得分

等级

得分

等级

30  — 21

第一等级

10 — 8.2

第四等级

20 — 15.5

第二等级

8 — 6.2

第五等级

15 — 10.5

第三等级

6 4.2

第六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