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禁止联考防“掐尖” 阳光招生促公平
如何推进改革? 要系统设计有序实施
记者:按照《意见》要求,从明年起,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高考后进行,高校不再进行联合选拔。这些要求,将使自主招生程序发生较大改变,高校将如何推进改革,确保自主招生工作有序开展?
史贞军:在不推迟高考录取时间情况下,自主招生报名过程仍要占用考生高考前复习时间,高校报名条件和报名材料要求应尽可能细致说明,帮助考生思考是否符合高校要求和更好地组织材料。材料审核应遵循简章上的“审核办法”,材料审核结果应该与此一致。
考核仍然可以包括笔试、面试,也可以选择其他有效方式。最后是综合评价确定结果,可以专注于高考后的考核部分,也可以一定比例采纳材料审核时对 考生报名材料的评价,以此确定给予考生高考录取的优惠标准。这样加上高考,也就基本形成了包括高考成绩、高校评价、中学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便于更全面地 考察和评价考生。
作为自主招生的直接参与者,自主招生部分政策调整之后,考生也要适应其中的变化,随着各高校在明年2月份陆续发布各自的简章,考生需要深入理解 自主招生的基本要求,选择自己特长符合要求的高校。报名材料要写实、体现特长、要尽可能理解高校要求。考生完成报名应该专心复习,特别是4月底公布入围考 试名单前后,不要受干扰。而考核环节集中于高考后,因为受限于给出考核结论的时间,一定会集中于6月10日及之后的一周组织考核,所以出现考核时间撞车现 象将非常正常,所以有高校考核机会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发挥情况,选择适合的高校参加其组织的考核。
王福:高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住自主招 生试点各环节中的关键点,进行系统设计。自主招生各环节可以分解为高校发布招生简章、考生提交申请、高校审核材料、高校公布审核结果、考生参加高校考核、 高校公示考核结果等,我们可以根据各环节对考生、中学、高校的影响力大小来确定各环节完成时间,使得各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可以在高考 前完成高校发布招生简章、考生提交申请、高校审核材料并公布审核结果等环节的工作,而在全国统一高考后发布高考成绩前完成高校的测试并公示结果。
高校需要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理念和学科特色进一步明确选才目标或报名条件,符合这个目标和条件的考生自主确定是否报名,有关中学应根据高校要求、依据考生学籍档案和在校表现为考生如实提供所需材料。
在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也要准确认识自主招生的含义和定位,结合自身实际来决定是否提交申请,不能把自主招生看作是自己挤进名牌大学的特殊机会。我们还要呼吁,符合条件的考生要量力而行更要适可而止,有限选择申请学校而不是漫无选择地广撒网。
同时,在选拔测试以及录取过程中,高校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防止暗箱操作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于世洁: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解决所有问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完善。比如大学要在高考后的两周时间内科学公平确定自主招生的人选,这对大学是一次考验。大学适应人才选拔规律、推动科学选才的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记者 万玉凤 刘博智)
《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18日第6版